“技工荒”席卷全国 职业教育成香饽饽
核心提示
眼下,随着高考的结束和大学毕业生离校日期的到来,升学和就业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焦点。
近年来,有这么一种现象颇为耐人寻味:以前并不太受人欢迎的职业教育正日益走俏,上技校成了莘莘学子的热门选择,甚至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攥着大学文凭也要“回炉”上技校。而仅仅在几年前,上技校似乎是低人一等,很多技校因缺乏生源而陷入“吃不饱”的尴尬境地。
昔日的“冷板凳”如今为何变成了“香饽饽”?这种现象反映了当前就业市场怎样的信号?人们的升学、就业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?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。
“技工荒”席卷全国
早在2004年,因熟练技术工人严重短缺而引发的“技工荒”,令珠三角地区的很多企业老板们大伤脑筋,深圳一家外资企业甚至开出了年薪16万元的“天价”招聘高级模具技工,技工变得相当吃香。
时至今日,“技工荒”的局面非但没有改观,反而愈演愈烈,席卷全国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40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,目前,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仅为3.5%,企业需求的比例是14%以上,而在发达国家,高级技工在技术工人中的比例高达40%。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日前发布的《中国人才报告》预计,到2010年,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人,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人,社会对技工有着巨大的需求,“技工荒”将长期存在。
“技工荒”在郑州也初露端倪,据郑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,全市技术工人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为32.2%,其中,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重仅为4%,中级技工的比重为17.1%,初级技工的比重为35%。郑州的高级技工缺口很大,企业对一般技工的需求也很强烈。目前,数控技术、汽车维修、电子电工已成为社会需求量最大的三类技工,此类人才是职场上的“香饽饽”。
众所周知,职业教育是培养技工的主渠道,然而,与“技工荒”形成强烈反差的是,长期以来,职业教育被视为“二等教育”,学生多数不愿报考技校,很多技校曾常年处于“吃不饱”的状态。
中国社会调查所曾对北京等多个城市的学生家长进行调查,发现65%的家长认为职业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低一个档次,77%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初中毕业后接受职业教育,66%的家长表示即使孩子没有被普通高校录取,也不愿意让孩子调剂到高等职业学校就读。
谈到“技工荒”产生的原因,一所技工学校的负责人分析说:在我们国家,很多人存在着重文凭轻技能的偏见,一味追求学历,认为职业教育似乎是低人一等的学历,报考普通高中、上大学才有前途,这就导致了职业技术院校成为“冷板凳”,职校学生多是中考或高考失利者、学习成绩差的学生、农村及城镇贫困家庭的子弟,企业急需大量技工却无人可招。而在发达国家,职业技术教育是人们终身教育的一部分,英国、德国等国家的学生在上初中时,就要同时学习职业技能,即使是硕士、博士就业时,也必须拿到符合相应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。
大学生“回炉”技校
长期以来,大学生们在就业时多青睐“白领”岗位,对技工类“蓝领”岗位往往没兴趣。如今,技能型人才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正与日俱增,在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时候,技校毕业的学生却十分抢手。
现在,技工在郑州市场上很“吃香”,工资也水涨船高。2005年,郑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劳动力市场119个主要职业和工种的工资指导价位中,技能工种可谓身价不菲,很多技工学校毕业生的待遇不但远高于非技能工种,也令很多大学生求职者望尘莫及。
就业市场已经对盲目追求高学历者亮起了“红灯”。记者在郑州举办的几场人才招聘会上发现,以前用人单位常常是“学历至上”,要求应聘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,如今却比较注重技能,要求应聘者“有资格证、有实际工作经验”。难怪有人说,各种资格证书已成为继身份证、学历证之后的第三大证件。
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事实证明,一味追求高学历的用人单位未必就能选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人才,现在企业在招聘时已趋于理性与务实,不再刻意强调应聘者的学历,而是加大了对他们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核。就动手能力而言,很多技校生比本科生上手还要快,实力不亚于本科生。
苦学十余载拿到高学历,竟无法推开就业的大门,面对市场上日益迫切的技工需求,很多大学生完成学业后,又“回炉”到技校掌握一技之长,以增加自己就业的“敲门砖”。
记者了解到,这几年技校招生报名出现了火爆场面,早在2000年,技校中就出现了大学毕业生的身影,目前,郑州市有上百名大学毕业生重新上技校,洛阳市有500多名大学生在技校“回炉”,大学生“回炉”技校已由个案发展成群体现象,“回炉”的数字还在增加。
为什么在现在的大学生眼里,昔日的“冷板凳”却变成了“香饽饽”呢?专业人士认为,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,学校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、研究能力,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,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较弱。高校扩招后,一些学校教学水平滑坡、人才质量下降,很多高校毕业生“论研究,研究不行;论动手,动手也不行”。在人才市场上,经常可以听到用人单位抱怨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,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。很多大学生学的东西不能学以致用,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,在越来越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自然就失去了优势。技校立足的根本则是过硬的技能培训,正好填补了大学生的不足,当然就具有吸引力。技校由冷到热,反射出人们的就业观和人才观正日趋理性、成熟,人才价值实现了回归。
很多“回炉”到技校的大学生也向记者表达了同一个观点:职场自有其客观规律,有需求才会有市场,不论是上大学还是上技校,要想就业必须遵循市场规律。
职业教育“破茧化蝶”
“技工荒”给职业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。随着技能型人才日益走俏,职业教育正逐渐走出大众的视线“盲点”,显示出其应有的价值和活力。
记者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、省教育厅获悉,目前我省技校在校生总数超过110万人,创历史新高,不仅省属技校招生全面饱和,市县技校也“热”起来,而且大部分技校都是“订单教育”,学生还没毕业,就被“订购”一空。2003年以来,我省技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%以上,高就业率拉动职业教育走出了低谷。
据《瞭望新闻周刊》报道,进入新世纪以来,随着社会对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,中央高层一再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,多次提出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来抓。温家宝总理在一次庆祝教师节的讲话中,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三大任务之一,他还作出批示:我国人口多,就业压力大,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,提高劳动力素质,是一项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。教育部决定2005年和2006年,全国职业学校连续扩招100万,到2010年,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要与普通高中持平。
在人们的呼唤声中,当包围职业教育的茧逐渐剥离时,职业教育正在破茧化蝶,迎来快速腾飞的春天!
相关阅读:
网友评论:
- 国内新闻
- 国际新闻